人與環境關係導論:《沒有人是一座孤島》by Eric Klinenberg

yyyyyun
Jan 2, 2024

--

現代社會的許多問題,包含犯罪與毒品、精神疾病、氣候變遷、教育不平等、意識型態兩極化等等。這些議題時不時就會登上新聞,引發民眾熱議。我們迫切的想要知道:「這個社會怎麼了?」卻往往流於咎責與批評,甚少真正理解事件背後,人、社會、環境三者之間的關係與互動方式。像是心理學描述的的基本歸因謬誤,我們通常草率的以「這個人就是壞人」作結,過度歸因於個人的特質因素,低估了情境因素。本書《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即是作者 Klinenberg 對日漸分崩離析的社會的回應。書中不只有宏觀的空間規劃與數據資料佐證,更有像人類學民族誌般細緻的社區觀察,幫助讀者理解身處的自然與社會環境,如何在無形中影響我們的行為。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乍看是一部都市計畫之書,但翻開後驚喜發現,作者的許多觀點都與我這學期的主要幾門課 — 政治學、社會學與社會教育概論不謀而合。因此本篇讀書心得將從全書的關鍵「社會性基礎設施」寫起,之後分別闡述我看見的政治學、社會學、社會教育與社會性基礎設施間的關係,試著在整理作者較為散落的概念同時,加入自己的延伸思考。

何謂社會性基礎設施?

Klinenberg 主張,社會性基礎設施是建構公眾生活的基石,是「促進公民與社會互動的空間、是社會資本所得以附著、生根、強固的物質載體。」(黃麗玲,2021)

不同於其他空間,社會性基礎設施具備了:①可及性 (Accessibility) ②包容性 ③支持性,人們不會因為種族、階級、性別等等因素而被排除在外。例如,圖書館、學校、公園等公共空間,或者非正式的空間如人行道,都是社會性基礎設施的大宗。另外像教堂、組織團體等非營利機構,或者大賣場、商店等營利的第三空間,也是提供人們聚會、產生連結的空間。而只要人們之間有越多的連結 (social tie),社區乃至社會,就會更加穩定、具有韌性 (resilient)。Klinenberg 強調,在追求個人化與效率的原子化社會 (social atomization),社會性基礎設施尤其重要,它修復了日漸失效、斷裂的社會黏著劑 (social glue),把人們重新聚在一起參與生活,而不是當個永遠的旁觀者。

不過,書中舉例大多以美國本土為主,因此我在閱讀過程中,也試想社會性基礎設施在台灣的可能性。以北車大廳為例,台北車站是北台灣重要的交通樞紐(可及性),並且不需要特殊的身份或任何消費即可進入(包容性)。許多分布於北台灣各地的移工,經常會選擇在北車聚會。但其實不只是移工,台灣人也常於此席地而坐,或等人或聊天。然而,台北車站大廳當初並非以社會性基礎設施為目標設計,雖然尚可作為台灣重要的社會性基礎設施,但因為缺乏鼓勵性的環境訊息與官方明確的立場(支持性),坐在地板上的民眾還是可能遭受有礙觀瞻的批評。除了北車大廳,深夜的7–11座位區、市圖交誼廳、大學校園、公園(尤其近期的特色公園讓多元的遊戲刺激公共化,每個孩子不論家境,都有權利好好的玩)也都是台灣可行的社會性基礎設施。

政治學的社會性基礎設施

Klinenberg 認為,生活在極度分歧、社會事件層出不窮,又缺乏社會性基礎設施的社會中,人們總是恐懼著彼此,也都想要提防著他人。書中以貧富差距大的墨西哥與宏都拉斯兩國逐年攀升的私人警衛與封閉式社區為例,說明當人們對整體社會安全不信任時,中上階層轉而尋求建立私人安全網,使得公共空間更加破碎,負擔不起高昂地段的人,只能生活在岌岌可危的空間中,隨時擔心著自己的人身安全。這樣的狀態讓我想到政治學的理論基礎,由16世紀的政治哲學家 Thomas Hobbes 所提出的社會契約論。根據 Hobbes,人在自然狀態下有無限的自然自由,但也因為缺乏制度與律法,人們之間彼此競爭,釀成「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因此人們為了免於在自然狀態下暴死的危機,放棄了一些自由以換取能夠安居樂業的環境。生活在當代的我們無疑放棄了自然自由投入政治社會中,卻依然面對著赤裸的自然狀態危機。而Klinenberg 主張的社會性基礎設施,就像是人們在當代重新簽下的社會契約,藉此重建公民社會 (civil society) 的基礎。

除了哲學思想的支持外,我認為社會性基礎設施也是很「政治」的概念。這並不是說這些空間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或政黨色彩,相反的,正是因為它的開放性,與政治學鼓勵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社會發展與民主的價值觀吻合。社會性基礎設施的運作就如同是民主社會運作的原型,強韌的社會性基礎設施亦能夠守護民主。像是學校就提供了類似於古希臘公民聚會的「古希臘廣場」,公民能夠在此交換意見,促進社會的發展。圖書館也有相似的功能,其資源是開放的,人民不必付錢便可接觸人類共同的文化和遺產。圖書館在現代社會之所以特別與重要,是因為其原則不受當今支配當代市場的邏輯牽制,Klinenberg 認為:「圖書館的日常運作就是一項民主實驗。只要它一開館,人們就會湧入圖書館去參與實驗。」

社會學的社會性基礎設施

作為一名社會學家,Klinenberg 自然帶著社會學的關懷撰寫《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當今許多的社會問題源於既得利益者(優勢團體)想要維持現狀,被支配者盡可能改變現狀以獲得更多權力的階層衝突。具備包容性的社會性基礎設施就像是去階層化的具體表現,Klinenberg 相信,社會性基礎設施的完善可以平息衝突,甚至促進向上流動 (upward mobility) 。例如,美式校園的出現,打破了過去歐洲修道院式的封閉環境。把校園塑造為社交的場所,主要動機就是要促進知識交流,期待大學能讓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一起生活,相互學習,達到「異花授粉」的效果。

雖然 Klinenberg 也提到社會性基礎設施的短處,例如兄弟會/姐妹會是典型的排外社會性基礎設施(經常衍伸霸凌、被迫飲酒與性交、睡眠剝奪、分裂學生等等問題);或者校園與社區的界線帶來的隱憂(讓學生產生一種虛幻的優越感,使他們與當地社區斷聯,無法向居民學習以獲取公民技能)。但我個人認為 Klinenberg 可能還是高估了大學校園的影響力。如前段所述,大學應是打破回聲室(echo chamber,台灣較常使用同溫層代稱)的空間,然而現今的升學制度真的能提供大學足夠的異質性嗎?不論台灣或美國,教育體制其實都像一個篩網,從小到大一次又一次的篩出同質的學生,高等教育必然趨向精英化。Klinenberg 的主張就像社會學中的功能論,係以滿足社會需求為出發。但現實生活中,社會性基礎設施也可能變成優勢團體以公共之名,鞏固既得利益的工具。

社會教育的社會性基礎設施

身為社會教育學系的學生,能夠在書中看見社會教育所發揮的影響力,著實令人興奮。社會教育是指學校教育以外的所有支持性機構,書中提到的NGO、圖書館、社區活動中心、獨立書店、咖啡店⋯⋯等,都是常見的社會教育空間。這些空間不止提供了人們實體交流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人們在這裡長出對一個地方的認同與歸屬感。

以書店為例,愛書的人不論種族或階級,都可以在書店相遇。書店不僅是安全的空間,也能創造很多討論的火花,讓陌生人彼此互動。在本書的最後一章〈下次動土開工之前〉裡,有一段 Klinenberg 與書店的私密記憶,充分展現了像書店這樣的社會基礎設施難以被取代的意義。我私心覺得喜歡與共鳴:

「我不是唯一能從自己常逛的書店來描繪出人生軌跡的人⋯(作者細數從小到大最愛的書店,包括與父母、老婆、小孩的共同回憶)⋯逛書店花的錢可不少,但比買書更值得花錢投資的事物也不多就是了。當然,如今要買書(和其他物品),有更便宜和便捷的方法,非常吸引人,我們家也難以抵擋誘惑。我們喜歡逛書店,但急著買書或想要比價時卻經常上網購書。愈來愈多人使用網路商店,實體書店當然就被迫關門,這些社會性基礎設施也隨之消失。我們的社區就出現了這種情況。」

結語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旨在探討空間如何支持/限制人們建立關係,使社會網絡更堅固/脆弱。全書巧妙的串起整學期所學,有時候上課或同學報告到一半時,腦中都會跳出:「對對!這就是書裡所說的社會性基礎設施!」的聲音。而作為一個喜愛實體活動、唱片、紙本書等等過時的東西的人,本書不只提供了分析、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某種程度也幫我梳理、說出了喜歡實體空間與體驗的原因,以及背後我可能相信或渴望的社會樣貌。

--

--

yyyyyun

土地的孩子。生於台北,而後在台東、常熟與哥斯大黎加的滋養下成人。畢業於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與世界聯合學院,目前在大學裡作一個後個人自學生。